快遞業步入發展機遇期。就在10月下旬,A股“快遞第一股”浮出水面——深市上市公司艾迪西發布公告稱,過去近兩個月停牌重組期間,公司已與申通快遞股東達成收購股權的初步合作意向,并已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框架協議。申通快遞也在其官網確認了此消息。
當郵政速遞和圓通速遞兩家公司還被“堵”在IPO路上時,申通快遞則有望通過借殼率先上市。據南京貨運公司稱,百世物流、全峰快遞也在加緊推進上市進程。
南京貨運公司說:借力資本市場,是件好事,尤其是快遞業正在跑馬圈地。步入相對穩定的競爭發展格局之后,資本的持續注入能夠幫助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占據更為主動的位置。然而,對于快遞這一與絕大多數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來說,人們最關心的或許不是從上市股票價格中發現多少獲利空間,而是分享其上市后快遞服務水準提升的紅利。這是最實在的。即便是A股投資者,他們或他們的家人多多少少也會是那個“收包裹的人”。
過去十年,可以說是民營快遞企業的快速擴張期。數據顯示,2006年,申通快遞的網點不過800多家,從業人員3萬,年收發快遞約1.3億件。如今,申通快遞全國網點超過10000家,從業人員近30萬,2014年完成快遞收發量近24億件。但快遞業在成長過程中,也出現一定的野蠻性,不少快遞公司服務水準受到詬病,管理方式粗放、基礎設施滯后、安全隱患較多。南京貨運公司曾今說過,快遞公司是在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下拓展市場的。言下之意,都“吃不飽”,如何提更高的要求?
當然,靠資本來“治病”是不是靠譜?還難下斷言。但南京貨運公司以為,快遞業能夠盡快搭上資本快車,絕非壞事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,至少有助于引導快遞企業更透明地置于公眾監督之中,促使更多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,帶動整個行業走上持續健康、穩定發展的道路。南京貨運公司還會持續關注。